《灼灼韶华》收官:褚韶华逆袭商界巅峰,夏初抱憾退场,闻知秋默默守护成最大赢家!
哎呀,终于等到《灼灼韶华》大结局了!追了这么多天,就跟追一个老朋友的故事似的,心里又激动又舍不得。最后这几集,真的是看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的,一边盼着咱们的韶华能真正翻身,一边又揪着心,生怕她再摔一跤。毕竟这姑娘从祁州那小地方一路走来,吃的苦、受的罪,十个指头都数不完!
好在大结局没让我们白等,该报的仇报了,该圆的梦也圆了,虽说有些地方还是让人心里酸酸的,但整体来说,算是给这段跌宕起伏的岁月画上了一个还算温暖的句号。今天,咱们就坐下来,好好唠唠这个结局,顺便也帮不太熟的朋友理理人物关系,方便大家入戏~
先说说咱们的女主角,褚韶华。她可不是什么天生的大小姐,而是从祁州一家小药铺的少奶奶,一步步挣扎着爬上来的。经历家破人亡、亲人离散之后,她一个人拎着包袱闯荡上海,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在男人扎堆的商界杀出了一条血路。她身上最亮眼的,就是那股打不垮的韧劲,还有那双写满故事的眼睛。
展开剩余84%再说闻知秋,这个人啊,初看温文尔雅,细看却精明得很。他和韶华一开始有点小误会,后来却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。俩人相处起来特别自然,既有默契,又有种说不清的张力,最后也是他,陪韶华走到了人生高处。
而夏初,是韶华心里那道一直没愈合的伤。他是韶华的初恋,满腔热血,怀揣理想,当年为了去法兰西追求抱负,和韶华分了手。多年后两人在上海重逢,本来有机会再续前缘,奈何命运弄人,终究还是错过,成了韶华记忆中一抹永远的白月光。
还有陈二顺和他那个妈,这母子俩可是整部剧里的“反派担当”,没少给韶华使绊子,但也正因为有他们,剧情才格外揪心,转折才格外有力。
逆袭之路,每一步都踩在泪点上
这部剧为啥这么抓人?就是因为褚韶华这一路,实在太难了!
当初为了救哥哥,她不得不嫁进陈家,从一个受气的小媳妇,慢慢成长为能打理药铺的管家。丈夫和公公相继去世后,陈二顺趁机抢走了家产,把她逼到绝路。
可韶华没倒下,愣是自己咬牙开起了“华顺药铺”。后来女儿不幸夭折,家彻底散了,她一个人揣着几块大洋,头也不回地闯进了大上海。
在上海,她从纱厂女工干起,被工头欺负、被混混骚扰,吃尽了苦头。为了进永新百货站住脚,她还得低声下气借衣服,厚着脸皮跟人事部磨破嘴皮。在文具部的时候,同事倪香影没少给她下套,比如偷偷改价格陷害她;富家少爷田家俊也仗着家世处处打压她。
但韶华呢?她偏不认命!她熬夜研究钢笔资料,摸透顾客心思,硬是从老销冠手里抢下了业绩,最后还被闻知秋看上,一起联手创业。这一步一个脚印,都是血和泪踩出来的啊!
而她与夏初那段无疾而终的初恋,还有和闻知秋之间那种渐入佳境的懂得与珍惜,又给这部充满铜臭味的商战大戏,添了不少人情味和暖色。
巅峰时刻,泪光中有笑,笑中带泪
大结局最催泪的一幕,绝对是韶华自己创办的医药公司开业典礼上。那天,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手里握着剪彩的金剪刀,身旁站着的,是始终支持她的闻知秋。台下乌泱泱全是员工和生意伙伴,掌声雷动。
剪刀落下的那一刻,韶华脸上是笑着的,眼里却闪着晶莹的泪光。谁能想到,眼前这个在上海商界呼风唤雨的女人,当年是从祁州的废墟里爬出来的?她揣着那点微薄的盘缠,孤身一人来到这花花世界,从最底层摸爬滚打,终于站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上。这一切,来得太不容易了,背后的辛酸,恐怕只有她自己和一直看着她的我们才懂。
闻知秋对韶华,那是真心实意的赏识和帮扶。从最开始有点小误会,到后来被她那股聪明劲儿和韧劲打动,再到默默支持她创业,他一直都在。
大结局里,闻知秋递给韶华一份股权协议,特别真诚地说:“这公司有你一半,不是我帮你,而是你应得的。”韶华看着那份协议,突然想起多年前在祁州药铺,陈父虽然也看重她,却从未真正给过她话语权。这一对比,让她瞬间湿了眼眶——真正的尊重和认可,原来是这样子的。
遗憾与圆满,都是人生的滋味
而夏初,就成了这部剧里最大的意难平。他满怀理想去了法兰西,和韶华天各一方。多年后在上海重逢,两人心底的感情又重新燃起,甚至都定下了婚期,准备携手余生。可老天爷就像开了个残忍的玩笑——就在结婚前一天,夏初突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,必须立刻出发。这一去,便再也没能回来。
当年那只作为信物的旧哨子还在,可吹哨的人,却永远留在了远方。这份遗憾,像根软刺,扎在韶华心里,也扎在我们观众心里。
不过,善恶终有报,那些曾经狠狠伤害过韶华的人,最终都得了应有的下场。陈二顺败光家产、间接害死萱萱之后,最终被韶华亲手了结;陈母也恶有恶报,丧命于土匪之手。看到这里,心里那股憋了许久的闷气,总算能痛痛快快地吐出来了。
最让人感到温暖的还是程辉这孩子。韶华供他读书,他也很争气,后来考上了大学,一有空就来公司帮忙,打理事务,体贴得就像亲儿子一样。这份跨越血缘的亲情,给了孤身奋斗的韶华不少慰藉。
大结局的最后一场戏,是韶华和闻知秋并肩站在公司露台上,望着上海滩璀璨的夜景。闻知秋轻声问她:“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?”韶华微微一笑,眼神坚定如初:“我想把药铺开到全国去,让老百姓都能用上真心实意、品质过硬的好药。”你看,兜兜转转,她心里最惦记的,还是最初在祁州药铺时的那份初心——做药就是做良心。
说到底,褚韶华这一生,真是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。但她就像石头缝里长出的草,看着柔弱,却怎么也压不垮。
有时候忍不住会想,如果当年她没有毅然决然地去上海,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?但无论怎么假设,像她这样的女人,身上永远有一股劲儿,无论落在什么样的土壤里,都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。你们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
发布于:北京市